(通讯员 王筱恬)为进一步增强汉语教学联动性,有效解决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国际学生培养质量,10月21日晚7点,我院在14教北104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汉语教学研讨会。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伍廉松及体国际学生汉语教师参会,会议由教学办主任谈娆主持。
会议开始前,全体汉语教师观摩并指导了国际学生汉语角活动。看到热烈的交流会场,老师们十分欣慰,并鼓励学生们大胆开口,多说多练。

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刘金勤博士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总结了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的重点工作。对当前我校国际学生汉语教学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她指出,要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通过集体备课、建立微信学习群、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形式加强“师师联系、师生联系和生生联系”,提升汉语教学质量。

汉语预科中心主任何可可从汉语教学的时间、师资、模式提出问题与对策。他建议调整汉语教学周期,抓住信息技术这一重要载体,推进视频课建设,以短期培训为抓手,不断提升汉语教师职业能力素养。

全体参会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情况和经验,围绕如何提升汉语教学质量自由发言。李小艳、黎明、李萍等老师提出,要考虑学生水平差异性,实行分层次教学。桑俊、张丽、章芳、张立平等老师提出进一步加强课堂考勤与教学秩序管理,并就分级教学提出了建议。李祖明老师提出要适应学生的文化与思维特点,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方法。罗博、蒋娟、王莹、高璇等老师分别从《中国概况》、口语课、词汇课和听说课等课程特点提出了建议。

伍廉松总结本次会议。他首先由衷地感谢老师们多年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坚守。他表示,国际学生教育是一项漫长的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汉语教学进行了不少探索,随着留学预科中心的成立,师资队伍已经稳定,学生的学风不断好转,学习态度变化很大,学习质量也实现了提升。对于下一阶段国际学生汉语教学,他用“紧迫性”说明了我校汉语教学面临的严峻形势,并从实施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简要解读了我校汉语教学提升计划。最后,他指出,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国际学生汉语教学前景广阔,只要勇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我校汉语教学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