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健/图 通讯员 张漫 李根/文)11月3日至4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专家莅临我校开展现场审查。认证小组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南研究院院长韩维春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处处长汪勋清、天津医科大学郭凤林教授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服务认证部项目助理张一凡。
现场审查说明会会议现场
11月3日上午,现场审查说明会在主教1401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校长冯征代表学校对认证专家来校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走过了30年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高度重视本次现场审查工作,将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的不足,深入推进实施“开放荣校”战略,努力打造“留学长大”品牌,为促进我国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长江大学校长冯征介绍学校情况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线上致辞,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新时代来华留学工作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她指出,认证有助于学校凝聚共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有助于学校获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获得更多的支持;有助于学校以来华留学推动国际化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等;有助于学校提升在国内乃至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位置;有助于学校更好地服务人才强国、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安延副秘书长对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证工作表示肯定,希望我校通过此次认证,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讲话
认证小组组长韩维春对现场审查工作的目标、任务、程序、要求等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他表示,认证小组在入校审查期间,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充分讨论,作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确保认证结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认证小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南研究院院长韩维春介绍现场审查工作内容和要求
周思柱以“坚持量质并举 突出特色发展 全面打造‘留学长大’品牌”为题,从发展概况、实践探索、自评自改、未来展望等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我校来华留学教育,表示学校将会将以此次认证工作为契机,聚力提质增效,完善“校院两级、学院为主、全校联动”工作机制,培养更多的知华友华挺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长江大学副校长周思柱讲话
现场考察期间,认证小组对人工智能实验室、创新港沙盘、兰台书院、医学部人体生命科学馆、学生食堂、留学生公寓及国际教育大楼等公共资源和教学设施进行了审查;访谈了学校主管来华留学工作的校领导、部分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任课教师、留学生代表及国际教育学院全体管理人员;调阅了来华留学生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试卷等教学文档资料;听取了线下课程《诊断学》和线上课程《病理学》、《国际贸易》、《中国概况》、《综合汉语》,全方位深入了解我校来华留学教学和管理各方面的情况。
认证小组参观医学部人体解剖实验室
认证小组参观学生食堂
认证小组开展访谈
认证小组审查资料
认证小组现场听课
11月4日下午,现场审查意见反馈会在主教1401会议室召开。
会上,组长韩维春代表认证小组反馈了现场审查意见。认证小组对我校来华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认为学校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的总体方针,形成以学院为主、全校协作的工作机制,希望我校能一如既往的积极进取,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的来华留学教育强校。同时,对我校来华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扎实推进趋同化管理,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归口管理部门队伍建设,做实做细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要结合本校实际继续完善来华留学教育制度体系,确保工作流程规范有序;三是着眼品牌塑造和长远发展,提高来华留学入学门槛,高度重视预科教育,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四是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塑造学校良好的国际形象。
副校长周思柱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表示,专家组提出的反馈意见,既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成绩,又从多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感受到了鼓励,也看到了差距,为我们进一步办好来华留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此次认证为新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认真梳理和消化,深入研究和剖析,对照薄弱环节和短板,精心制订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台账,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整改出实效。二是以此次认证为新动力,完善顶层设计,全面加强来华留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以“提质增效、内涵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全力打造“留学长大”品牌。三是以此次认证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留学生回信精神和“5·31”关于加强国际能力传播建设讲话精神,坚持高标准高站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贡献“长大力量”!
学校于2020年11月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筹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自评小组和工作小组,在国际教育学院的协调安排下,各部门紧密协同,精准推进;先后调研了10多所高校,整理调研材料130余万字,召开6场专家咨询会,形成了112页自评报告、432页支撑报告以及89册(本)基础支撑报告。